媽的多重宇宙 別溝通超譯

2022年5月1日

內容目錄

「媽的多重宇宙」這部電影,當初有名的原因是因為外國各大媒體的推崇。

但在台灣,卻反倒是因為旁白鴿的超譯事件。

許多觀影者覺得,原本好端端的台詞,被翻譯的亂七八糟,如同把所有的菜裡都加滿了香菜一樣,全數走味。

不過其實你知道嗎,在溝通的世界裡,其實也有有所謂的「超譯現象」。

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?

這跟翻譯的世界講求的「信達雅」,其實是非常類似的情形唷

翻譯世界的『信達雅』

中國近代翻譯家嚴復提出的「三難原則」,提到翻譯的時候,必須要盡量符合三個條件,包含了:

  • 信:翻譯要準確、不偏離、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吧增加或減少他的意思。
  • 達:必須要不拘泥於原文形式,表達通順,讓閱聽者清楚明白意思。
  • 雅:用詞要得體,要能夠追求文章本身的調性、簡明但又不失優雅。

而它被稱作三難原則,主要是因為嚴復認為這三點非常難。

光是要達到第一點「信」就非常困難了,如果能夠達到第一點,就已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。

這跟溝通能夠怎麼樣的產生關聯呢?

表達失準 導致對方超譯

我們很多人在思考後,說出口的話跟表達出來的方式是落差很大的。

例如說,在我寫這篇文的時候,台灣北部剛好降十度,你媽看到你出門居然只穿短袖,於是他念你說:

「欸,是不知道外面才20度唷,要穿外套啦!」

這時候你會怎麼樣解釋他的話呢?

你的感受可能會是:

「幹,媽媽又來了,念東念西的,我又不是白痴,我就不怕冷咩!」

可是你媽的想法可能是:

「啊孩子可能不知道外面溫度已經驟降了,我擔心他會感冒,所以我要提醒他!」

天啊為什麼明明媽媽的心理是「關心」,講出來卻變成了「碎念」?

而孩子聽到後,經過自己腦內翻譯機一陣運轉,他得到的答案是:

「媽媽一定覺得我是白癡。」

在這個情景,你就可以察覺,媽媽沒有精準表達出自己很擔心,反而用「命令穿衣」的說詞,讓小孩完全「超譯」了媽媽的意思。

準確表達想法之前 先自我了解

媽的多重宇宙裡,提及「宇宙搖」的意識連結方式,意指利用達到特殊條件,可以了解其他宇宙的自己的思考與想法。

很不幸的,真實世界,我們沒有辦法透過「宇宙搖」來了解自己或他人的記憶與想法。

我甚至大膽推測,其實你沒有真正了解你自己的想法。

你的意識不是只有外在意識(表意識),還有內在意識(潛意識)在運作。

薩提爾女士提到「冰山理論」。認為人們的思維可以以冰山來譬喻,外面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,而人們的內心其實可以這樣被拆解:

一、情緒

指人對於周遭人事物的心理感受,例如基本的喜怒哀樂、恐懼、驚嚇等等。

部分的人容易基於「情緒」反應,所以前面的媽媽,看到小孩沒有穿外套,心裡產生憤怒,於是開始碎碎念。

二、觀點

指一個人對於某事件的看法、理解和解釋。

由於每個人的主觀經驗、成長背景不同,導致縱然是同一件事,也可能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。

以上面的媽媽來說,他看到小孩沒有穿外套,他可能覺得:

「20度已經是低溫了,就是要穿外套欸!」

可是如果是另外一個媽媽,他反而會覺得:

「啊?20度還好吧,我家小孩很勇,不需要穿外套啦~」

同樣是氣溫20度,但第一個媽媽覺得小孩會冷,第二個媽媽則認為,哪需要穿什麼外套,小孩可以頂得住!

這就是觀點的不同。

三、期待

指希望自己或他人,可以採取某種特定行動,或者期待達到某種狀態。

就像舉例中的媽媽,他希望小孩能夠自動穿上外套,以避免可能會發生的感冒。

四、渴望

也就是透過這場行動,希望自己能夠達到內心的滿足,而這個能滿足什麼,就得看看他內心深處的慾望了。

在這個例子裡,可能會是「做一個好媽咪」的慾望,以及「希望孩子健康」的渴望。

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,但仍必須端倪當下的情況而定。

五、自我

顧名思義,就是「我」這個主體的存在。

原則上,我們通常都從前面四個來解析,並確認他表面行為的下面,是什麼樣的動力來驅動。

你有辦法用這樣的方式,來了解自己行為下的驅動力嗎?

沒有理解自己 難以達成的「信」原則

重要在於,如果你沒有辦法剖析出自己行為下的驅動意念,你就會該表達的沒有表達出來,造成極大誤會。

例子中的媽媽,只感受到自己的情緒,那就是生氣,他只察覺到,自己對「孩子沒穿外套」這件事很生氣。

可是,他沒有理解到自己冰山下的思考,他其實期待孩子可以自動自發地穿外套,更沒有察覺到,他其實主要是希望「孩子不要生病」。

但在前面的對話中,她沒有表達渴望,也沒有表達自己的期待,反而直接情緒化反應,批評孩子的行為,孩子就誤會媽媽,認為就是要來批評他的。

這是不是跟翻譯很像?

如果你使用的詞彙錯誤,或者沒有如實表達自已心裡這麼多的思考,就如同沒有達到「三難原則」的「信」原則,接收的人是無法了解到你真正希望表達的意思的。

結論

翻譯時的三難原則,第一條「信」,也就是表達準確,便以夠所有的譯者煩惱。

而在溝通的場域裡,其實,你就是你自己的翻譯員。

要能夠把自己的意思精準的傳達閱聽者,雖然你無法透過宇宙搖連結意識,但卻可以用以上方法,解析自己內心纖細又複雜的思維,才有可能讓對方清楚明白,不再犯下超譯錯誤!

其他文章

【生活理財】矽谷銀行倒閉!我們如何看待台灣金融股?

矽谷銀行倒閉了!美國升息循環導致美國銀行有陸續倒閉的可能,台灣金融股也會步上後塵嗎?

【生活理財】薪水太高反倒被政府處罰!我用這招合理節稅

近幾年,我的累進稅率級距從最低的5%,已經成長到12%,也就是說,隨著我賺的越來越多,我的稅金卻是以等比級數成...

【銀行考試】難道公股銀行考試只有一般行員職缺嗎?我要考xxx!

銀行業面臨變化,職缺更加細分,不是只有一般行員職缺,其實還有xx跟oo 可以選擇!本篇來談談公股銀行不同職缺。

【銀行考試】考試、試用期期間我到底要拿到哪些證照?這是一份重要的指南

銀行考試時,應徵者必須要先確認報考該職缺時所需要的證照,進入該公司後也必須注意所需要的試用期證照,但答案在哪裡?這份重要的指南記得收好。

【銀行職場】終止老鳥霸凌,這五招讓你重新找回職場尊嚴!

被老鳥霸凌了我該怎麼做?用這五招,成為危險的人吧。

【銀行職場 】請問沒達到業績會怎樣?會有什麼影響嗎?

請問沒達到業績會怎樣?會造成什麼影響嗎?會被釘在牆上邊打嗎?本篇告訴你,對你造成的影響比這還要多呢…。

【銀行考試】考老師跟考銀行哪一個好?4個決策方針讓你不再有選擇障礙

就讀師範大學的大四生,想考老師又想考公股銀行考試?到底哪一個比較好?用這四個決策象限幫你決定吧!

【銀行職場】我被討厭了!試用期期間可能被資遣嗎?

最近在Dcard看到試用期主管因不喜歡某員工而被資遣的,想請問真的會有這種事嗎?這裡告訴你公股銀行的黑暗面(但其實沒有)

【銀行考試】我沒有銀行經驗,但年紀要超過三十了,會不會影響錄取機會?

沒有銀行經驗,但年紀直奔三字頭,我是不是再也沒機會考上公股銀行了?公股銀100問計畫,募集問題中~沒有找不到答案的問題,只有你不敢問的問題!

【生活情報】我決定打造我的年度預算規劃,避開花錢很有罪惡感的惡夢!

每次記帳都讓我很有罪惡感,因為我覺得我不該花錢!用年度預算安排法,讓你花錢花得心安理得,打造理想財務,規劃幸福人生!
1 2 3 ... 9

當一個銀行員

Sev,銀行業翻滾10年,
善用內在溝通及口語表達技巧,克服團隊合作上的溝通障礙。

領取Sev獨家
公股銀行考試全攻略

名單磁鐵表單
Wnote
Copyright 2022 By Wnote.tw  All Right Reserved本網站由橡實資訊建製維護
0
喜歡你的想法,請發表評論。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