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能夠真正讓知識融會貫通,第二個重要的概念其實是以教為學,把教別人的過程作為自己學習的進程。
「以教為學」是是很多書上都說過的概念,但是很多人問自己說:
什麼?我這種人,怎麼能夠當老師呢?那些什麼遊戲化教學、加深學生印象那些方法我不會啊。
這裡要特別注意,前面講的「遊戲化教學」、「加深學生印象」等,他是屬於「教學的方法」,與這裏說的「教學知識」兩個部分不太一樣。
當你真的要開始當一個真正的講師時,除了教學知識外,其實必須還得特別注意教學的方法,例如要如何提升學生的注意力、以及真正教學技術方法。
不需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,你不是要去賺錢的講師,也不是學校老師,以教為學只是深化自己學習的方法之一,所以不用給自己很大的壓力,也不需要認為自己不如那些檯面上的講師,那跟你沒關啦~
1.在教別人的時候,若你無法完整表達的時候,其實就表示你可能學得不是非常透徹。
你會督促自己,當你發現自己的學習上有盲點時,就趕快去補強,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,確保自己是真正瞭解了這項知識。
2.教授別人的過程,由於你必須要重新思考、開口,甚至你可以利用圖畫、寫作的方式分享,這些都會加強你腦中的記憶、增加認知強度。
3.教別人的時候,如果他人提出疑問、質疑或者是一些新的想法時,他會就是很好的反思機會。
此時,可以回到〈完美的反思方程式〉篇幅,用他的疑問或者新的想法做新的假設,去推演知識的脈絡時,除了加強你釐清知識是否正確外,也可以讓你的知識延伸,讓更多的知識可以被歸類,並整理出你自己的臨界知識。
最後學習的方法,是要刻意練習。
刻意練習這個概念或許你會想到一萬小時理論,不過書中也提到一萬小時理論並不全然可靠。
刻意練習的重點,不僅僅是你得花上很多時間而已,更重要的是,你必須要訂定學習的目標,而且要時刻的反思並檢討你的執行,最終你仍必須要以追求臨界知識為最高目標。
例如,有的人練習一萬小時的鋼琴,他一開始就看譜、照個譜上的符號等等的彈,然後就一直彈一直彈一直彈,一萬小時,總有一天,你的手大概也很靈巧了。
可是如果你的目標,是要成為一名好的鋼琴家,你的一萬小時應該包含:
這是一個漫長的刻意練習的目標,你只看著譜一直練,你只會成為鋼琴匠,但如果照著上面的方式,不停的提問自己,以上面五個問題做一個循環,練習一萬小時,我認為這才叫真正的刻意練習。
前面一直提到臨界知識是歸納的結果,而你的刻意練習,就必須要越來越大的歸納為最終目的。
舉例來說,游泳一開始,你會學習如何漂浮,你會漂浮之前,一定有一個經驗,就是把手放在游泳池緣,然後把頭沈下去吐氣,放鬆身體,最終就會慢慢浮上來。
於是你歸納了知識一:
再來你可能開始學習怎麼滑手,你知道手切入水面的角度,還有你要用多少力,這時候你學會了划水的姿勢。
於是你又歸納了知識二:
最後,你把知識一,跟知識二合在一起,於是你學會了游泳。
前面的知識一跟知識二,合起來就會是游泳,可是他比前面的知識更高一層,所以你刻意練習就必須要試著越歸納越往上。
從這樣的刻意練習中,慢慢的把知識累積起來,建立屬於自己的臨界知識。
最後若能夠整理出70~80個模組時,你的人生決策,都仰賴在你有認真累積你的知識寶庫,並用合理的臨界知識來做決策,此時你的人生大概也能夠過得比一般人還要容易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