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精準學習》這本書的封面,有這麼一段:
...必須掌握少數能帶來關鍵影響的「臨界知識」與學習方法,才能變知識為資產,讓學習成為真正的財富積累。
⎯精準學習
這句話深深的吸引著我,於是我一直在找,到底書中提到的「臨界知識」是什麼東西。
我覺得很奇怪的是,他的第一章節,先把知識做了一個分類,叫我們要花更多時間來學習臨界知識。
但接下來的篇幅,他都沒對臨界知識指名道姓,反而開始一直講如何學習。
到底為什麼?
我真的沒啥耐心,所以我就決定一直往後翻、一直往後翻、一直往後翻....
我的往後翻不是一頁一頁認真看,而是一頁又一頁接著翻,我就只想找到關鍵字:到底什麼是臨界知識??
一直翻到「如何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」這一個篇幅,我才恍然大悟。
臨界知識,是事物底層規律的總結,換句話說,是我要先觀察事物後,找到規律,再把它總結。
很弔詭的是,我在第二篇雖然提到,我們要花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去學習臨界知識,但臨界知識是被我總結出來的,所以我還是得去學前面兩項「影響技能的知識」還有「影響思考方法的知識」,然後我自己總結到最後,我才會獲得屬於我自己的臨界知識。
所以接下來後面都在講,怎麼總結、怎麼學習、怎麼把知識分門別類點點點。
但是難道真的沒有一個知識,它就是臨界知識,我去學他就好啦!
於是我的一直翻,就翻出了結果:
從可信度較高、適用面較廣的重要科學、或哲理中,能夠比較容易歸納出臨界知識。
書中有舉例,例如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理學點點點點。
如果是比較軟性的科目,例如說心理學、經濟學、社會學,則更需要多花點心力,才能真正把它應用成一個好的臨界知識。
我就想:
如果真的要根本溯源的找到臨界知識,最快的方法,是不是就是去圖書館,然後找出中文圖書分類法列出的十大項目,分別是總類、哲學類、宗教類、科學類、應用科學、社會科學、史地、語言文學、藝術類,把這十種類型中包含的經典名作都讀一遍....。
怎麼可能啦!
首先,我以為的精準學習,是花更少的時間學習更有效率的臨界知識欸,可是這樣看起來,根本就只有我得讀上更多東西啊!
寫到這裡,我才發現,精準學習這本書,到頭來也只是整理一套學習的方法。
它在提的,從來就不是「精準地找到關鍵知識,然後學起來」,而是「精準地整理、分類、歸納,讓這些知識昇華成思維」,才是這本書要教的事情咧。
好處,當然是比你囫圇吞棗的亂讀要來的有意義的多,只是你花的時間、下的功夫都是難免。
比較像是,花同樣長的時間,從原本只能夠原地打滾,當你知道怎麼學習後,你開始可以匍匐前進了,但你還是得花很多時間,真心不騙。
還記得前面我引用的封面句子嗎?
能不能透過特定的學習方法,將知識昇華成臨界知識,以積累財富這一點,我還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,但我知道的是,那句話誤導我要一直找臨界知識,別被騙了各位客倌。
另外,到底為什麼從科學中能夠比較容易找到臨界知識,其實這是因為,科學的驗證過程,其實就跟成甲所提到的學習方法,是非常雷同的道理,下一篇,我就會開始講如何精準學習。
這一篇,我們會開始進展到如何精準學習,只不過在方法之前,心態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事情,原因是,一套好方法,需要你用正確的心態去執行,你才能夠正確執行,並能夠持續堅持。
舉例,做善事是一套行為準則,大家都會鼓勵人做善事。
但如果你布施的心態不正確,例如只是希望別人誇獎你,或者是想要獲得回報,那麼這個佈施的心態就不正確,當沒有人誇獎你,或者沒有人回報你的時候,你就不會一直堅持奉獻,你就不會獲得做善事時,你真正會獲得的那個慈悲心。
回到學習上,學習的心態上有兩個重點:
這兩個心態我自己覺得,不僅僅是學習,說老實話,這應該要是人生思維才對,請待我娓娓道來,
綠燈,顧名思義就是前進。
紅燈停,綠燈行,是基本道理。
而綠燈思維,簡單來說就是:你必須允許這些知識、想法進入你的腦袋。
我自己曾經聽到許多人,會說:「我就是怎樣怎樣的人啦,所以我學不會某些事、做不到某些事情。」
就算別人一直說:哪會,你有很多優點啊~你有很多特色啊~
但這些人還是一直重複:我就是這樣這樣的人啦,所以不用再勸我說我可以改變了,我就是無法改變啦。
你學知識,不就是為了要改變你的人生,解決你人生的問題,如果你沒有打算解決你人生的問題,學習等同無用,上面這段對話,就呈現出很多人都沒有綠燈思維了。
那麼為什麼大部分的人,都沒有辦法擁有綠燈思維呢?
《精準學習》認為,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有「習慣性防衛機制」。
我們人很容易把行為跟自己的尊嚴綁在一起,總覺得如果某人反對我的行為、我的說詞,那就一定是在說我不好,這傷害到我的心情,會讓我無法生存,所以我要把讓我不開心的事物全部排除在外。
那麼,我們只要排除習慣性防衛機制,那就沒有問題了。
但是,書中沒有提到到底要如何排除習慣性防衛機制的問題,我自己看起來,習慣性防衛機制就跟綠燈思維是同樣層次的思考,只是一個光譜的兩端罷了。
所以我到底要如何去排除習慣性防衛機制呢?
首先,我們來想想,這個習慣性防衛機制是怎麼來的?
人的所有思想源頭,最一開始就是家。
說到底,你一出生就是受你的原生家庭影響,所以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榜樣,那麼或許你就是不曉得什麼是好,久而久之,你的思維就會跟你的家人同化,你會覺得,這個世界就長成你父母告訴你的那樣,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
當人漸漸長大,你會去上學、去認識別人、長大後會去工作、甚至創造自己的家庭。
你遇到的人,會有他自己不同的思維,或者是他從他的家庭裡獲得的想法,跟你原生家庭教育你的不一樣,當你們因心態而導致的彼此行為上有所衝突時,你可能才會開始想,到底什麼才是真正有利的人生策略,你會修正,你會改良,或者你會持續。
最後,你保留的思維,是對你目前生存的有利策略,卻不見得是最佳化策略唷。
以我自己舉例,我以前超討厭現職工作,每天抱怨公司待我不公,因為不抱怨我情緒會炸裂,可是,抱怨只是生存相對有利策略,長期來看卻對改變一點幫助都沒有。
於是我想說,我該去面試其他公司,但是面試了還是失敗,我沒有轉職成功。
然後我就繼續抱怨,讓情緒固定釋放,維持生存。
而到頭來還是不行,所以我開始踏入身心靈學習。
一開始,別人講的話,讓我超生氣,但我沒有就此說:我覺得它講的是垃圾,我不要聽。
我把它放在一邊,然後繼續生活,繼續學習,然後一直學習,幾乎是用牛步轉彎的方式,我才慢慢地理解,別人說的話不是「全部」都沒有道理。
注意,別人說的話也不是照單全收,但是不可能全部都沒道理,我開始吸收一點點別人的道理。
但只有這一點點道理,人生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被解決,我就還是繼續學,越學,越發現許多的思考模式,其實都通往同一個概念,最後我就擷取這個概念,然後獲得了我自己的臨界知識。
上面是什麼概念不是重點,重點是,當時的我,就是懷抱著一種想法:「別人過的是他喜歡的日子,為什麼我不是?」
於是我用這個想法, 一路走到現在,我一直對自己提問,最終才慢慢走出自己的樣子。
願意對自己提問,並且願意聽別人的說法,不先為此下一個判斷,而是把他留在身上,用自己的生活一一驗證,這就是「綠燈思維」的應用。
你會說:啊,問題是我自己遇到的事情都是這樣啊,這跟我的想法有什麼關係?
但話又說回來了,你現在的處境,不就沒有讓你過上開心的生活?
別忘了,你的處境不是全都是別人造成的,你得負起一半的責任,既然如此,到底為什麼要堅守自己的方法或心態不放,反而一直維持在這裡呢?
心理學上,阿德勒提出一個心理學的概念,叫做目的論,意指,你之所以是某種類型的人,是因為你想要這樣,你想要達成某種目的,所以你才決定要這樣做。
這跟另一位心理學大師:佛洛伊德的決定論是很不一樣的。
決定論認為,是你的家庭教育環境,或者過去的特定因素,讓你變成了什麼樣的人。
如果你問我哪一種心理學論點比較正確,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雞生蛋,蛋生雞的狀況。
小時候,你不知道,不懂事,你是被你的原生家庭影響,這是決定論。
但是長大後,你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,你會看見別人是用什麼樣的價值觀生活的,但是,如果你沒有去察覺與你價值觀不同的人,他們怎麼生活的時候,你就會只吸引到跟你同樣價值觀的人,然後就一直催眠自己說:
反正,我就是個這樣的人,我就是做不到,我的生活是不可能能夠變好了。
我坦白講,你就是用這個思維,讓自己不需要改變,不需要經歷改變時,可能會遇到的痛苦,這是目的論。
不管你今天決定哪一種,我想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,只是,我還是要說,你在選擇之前,至少先用綠燈思維,讓這些想法都進到你的腦海,對自己提問,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,你才真的可能改變。
繞了一圈,學習也是一樣的,因為學習是最簡單可以改變思維的方法。
但,學習時,你必須要利用綠燈思維,為你的腦開一個大門,要不然,再好的知識,也進不到你的腦子哩,你所獲得的知識,自然都是一些沒用的策略,更別提說要把他們昇華成臨界知識了。
下一篇,我們會聊第二個重要心態,以慢為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