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融素養】銀行員看投資市場:投資新鮮人的學習指南

2022年12月6日

內容目錄

本篇我想要先來談談有關培養金融素養的要素,以及我自己彙整過往經驗,以及搜尋網路上的資訊後,所整理出來的學習方法及資源。

金融素養公式:知識X態度X能力

要培養出屬於自己的金融素養,我把它拆解成一個公式,也就是

金融素養=知識X態度X能力

我們先來探討金融素養是什麼,我認為金融素養是一種了解金融知識,並能夠針對自己的需求安排並作出行動,藉此建立良好財務體系,讓自己衣食無虞。

那麼要怎麼培養出「金融素養」呢?

我把它拆解成以下三種關鍵因素的培養:

知識

這裡我講的是金融知識的培養,首先你必須對金融知識有基本的概念,接著就是深入的研究,才能確保日後做決策的時候,你的決策方向是正確的。

知識的分類

知識我也會把他分類成以下三類:

  • 投資類:我把他定義把錢投入金融市場,以錢滾錢的模式。包含金融市場趨勢、產業分析、各類金融商品結構、市場消息了解
  • 回饋類:我把他定義成利用各種工具來增加錢的方式。包含支付工具優惠(例如信用卡現金回饋)、數位銀行存款帳戶優惠(例如優利存款帳戶)
  • 消費類:我把他定義為如何有效率且聰明的花錢,聰明消費(例如斷捨離)、資金資產配置(例如預算設定)、花費目標設定(例如投資自己)

資訊不等於知識

接著我就要來分享能夠增進知識的管道,首先,我還是要老生常談的討論,「資訊」與「知識」的差別。

現在是網路時代,所以網路上的「資訊」非常豐富,而我這裡所謂的「知識」是所謂的要能夠有自己篩選「資訊」的能力,並且有自己的看法,進而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。

閱讀大量資訊以驗證出自己的知識

但另一方面,要能夠擁有「知識」,最一開始是要能夠閱讀大量的「資訊」,當你閱讀大量的資訊,你會發現資訊大概分為二種類型:一個是客觀資訊,例如今天加權指數下跌500點,這是客觀資訊,而第二種是主觀資訊,也就是許多專家、投資人、分析師分享自己對市場趨勢的看法,而重點在於第二種主觀資訊,當你看得夠多,你一定會找到一個議題同時會有多個不同的看法與觀點,這時候若能夠認真研讀他們的思考脈絡,並且利用市場的走向去驗證他們的思考邏輯,你就能夠了解到哪個思考方向相對合理與正確,所以閱讀足夠的資訊非常重要。

獲得資訊的管道

以下有幾個獲得資」的管道,如果你完全不知道哪邊可以看,那麼你就可以利用下面表列的資料來源,先自己試著研讀看看:

  • StockQ:金融市場數據搜集
  • 鉅亨網:老牌的所有金融資訊平台

態度

態度這件事,我把他定義成「價值觀」,價值觀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自己的客觀處境跟偏好上,這裡有一個最基礎的價值觀分辨基準:那就是「風險承受度」。

為什麼風險承受度這麼重要?

錢不是萬能,但沒錢萬萬不能,尤其一般新鮮人,不能夠隨意揮霍錢,因為賺錢比花錢還要花力氣(不是難),我們很容易忽略的是,有時候我們把錢放置在一個地方時,很可能會因為各種市場風險因素失去它,甚至很可能因為金融商品的設計,反而得倒貼更多錢,所以當你在投資之前,為了避免最不幸的狀況發生,一定要先確認自己的投資態度、花錢態度。

KYC作業 完成自我風險評估

你若是在金融機構要投資之前,金融機構通常都會請你填製問卷,透過10~20左右的問題,了解你的風險承受程度與投資習慣,這就是所謂的KYC(認識你的客戶)。

而你也該為自己做KYC作業,了解你的投資價值觀為何,才真正將錢投入,並確保自己的資金配置及心態,以做好萬全準備。

我自己也將風險等級分為三類(純粹為自己的分類,不代表各大金融機構KYC風險評級定義),原則上分類的標準,我把他分為二塊:

  1. 身分別:你是否有穩定工作?這個主要是為了確認你有沒有「穩定」的收入來源,如果你是接案的人,你很可能收入是不穩定的,那你的投資配置很可能需要有更多的緊急預備金,也有可能你就是繼承了財產,身上有很多錢,或許你就可以考慮配置比較多的金錢在投資市場。
  2. 資金目的:意指你對於這個資金有沒有某些使用目的,例如,如果你這筆資金是儲蓄,或者說緊急預備金,那你是不是該保守一點,避免虧損?又或者你是想存買房基金,那麼或許就能夠承擔多一點風險,將其放到報酬率高一點的部位,讓自己儘速達到買房目標。

風險等級

保守型
  • 適合人士:風險承受度不高或無其他資金來源之退休人士。
  • 資金目的:儲蓄、或緊急預備等不可虧損之資金。
  • 可參考投資類型:定存、貨幣型基金、保守型政府債券。
穩健型
  • 適合人士:可承受一定程度風險人士、尚有資金來源之上班族。
  • 資金目的:存教育基金、退休金、購屋基金等。
  • 可參考投資類型:大型股、基金、公司債、新興債等。
積極型
  • 適合人士:資金配置尚充裕且願意富貴險中求的人。
  • 資金目的:閒置資金(賠掉都沒關係!)。
  • 可參考投資類型:加密貨幣、期貨、選擇權。

能力

分析能力

分析能力是要能夠靈活運用知識,以及搭配自己的風險屬性後,綜合判斷金融市場之情形、以及金融商品之適合度,藉此評估出現在最適合的行動。

例如現在是美國升息循環、台股受到影響,但巴菲特購置台積電股票、那麼自己現在該不該買台積電呢?還是該買別的呢?還是該現金為王呢?

這是要通盤分析,不能夠一窩蜂的跟隨潮流,但要能夠獲得分析能力,需要花時間閱讀大量資訊,把它消化之後,才能夠變成自己的能力。

你也可以看其他專家的分享,但不能只看他推薦的標的,反而更該看他推論的理由跟脈絡,當他推論的理由跟脈絡你也認同的時候,你才能夠真正的下手,重點是要與專家學習分析的方法,而不是單純聽他推薦的標的。

落實能力

很多人號稱要買股票,但其實客觀現實是,寫文的當下,基金的定期定額人數,仍持續下降,許多人因為恐懼而離開股市,更遑論到現在還沒進入股市的人。

如果到了牛市,又可能會想說已經來不及參與,永遠無法參與市場成長,這就是落實能力的不足,而無法有好的落實能力,都跟前面的提到的另外二點息息相關。

結論 投資不能偏廢 逐步前進才是王道

金融素養的每一個因子,都非常重要,一旦少了任何一點,便無法完成財富自由的目標(公式為乘法唷!)故每一點都要注意,不能偏廢也不能因噎廢食,的確,金融素養的培養不是簡單事,但就是需要這樣一點一滴,一步一腳印的前進。

其他文章

【銀行職場】請特休出國但老闆有意見,我可以怎麼做?

在銀行裡,如果請自己的特休出遊,並如實告知老闆,這樣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?難道真的就只能互相欺騙,不能坦誠相對嗎?

【銀行考試】個人15張金融證照考照順序經驗分享

個人當了這麼長時間的銀行員,有幾張金融證照是必須的,而本次就針對我自己目前持有的15張證照,分享我個人的考照順序,還有我自己推薦的考照順序吧。

【銀行職場】到底要不要念碩士班?

開始經營帳號後,有些大學生會來問我說,如果早就決定要進銀行,那麼還需要碩士學歷嗎?也有人已經考上了,念到一半卻開始自我懷疑,心想說碩士學歷真的能夠幫助自己在銀行的職涯發展嗎?

【生活理財】山道猴子根本是盤子~信貸到底繳多少錢

「山道猴子的一生」中,這位年輕人到底犯下了甚麼樣的錯誤?本篇會來考證山道猴子有關於「信貸陷阱」部分,山道猴子到底付出的代價有多高。

【好書分享】老闆同事讓我心累~溝通不良時你需要這帖冷靜

在工作上,有沒有過因為在溝通過程中覺得跟別人溝通不良,讓你感受到同事很雷、長官很扯而導致你內心很生氣,心底罵髒話一萬遍都不足以消解心頭之恨的過程呢?本書分享了如果在團隊溝通的過程中,遇上讓你覺得崩潰的事情時,你如何從自己做起,重新開啟溝通橋樑的過程。

【銀行職場】十個職涯上你可能會犯下的嚴重錯誤

當我們進入職場的時候,無論是對社會或者是對自己,都是懵懵懂懂,邊走邊學,有時候也會做錯決定,導致不理想的結果。依據我個人被諮詢時碰到的問題,以及網路上其他人分享的資訊,我彙整成十個大家普遍在職涯上曾經犯過最讓自己後悔的錯誤。

【銀行職場】颱風假對銀行員而言是種小確幸 如何改善很難請假的情境

為什麼颱風假對於銀行員來說,看起來是這麼的彌足珍貴呢?這就要從分行的人力配置跟工作性質開始說起。

【銀行職場】真的該避開職場八卦亂象嗎?職場八卦又到底可以怎麼聊?

職場八卦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,能夠幫助你拉近與同事之間的感情與距離,但另一方面,職場八卦也可能會是讓你名聲毀於一旦的關鍵,就像是雙面刃一樣,使用時不可不慎。

【銀行職場】數值化思維:如何在銀行職場脫穎而出的關鍵

我要說的是,擁有數值化的思維,就代表了你掌握了能夠與長官溝通、影響決策的鑰匙,要能夠從一堆行員中脫穎而出,就在你的字裡行間、表達過程中,都使用數值化思維提及的數字吧~。

【銀行職場】這段你看的懂幾個單字呢?5個銀行員才知道的行話

這些銀行專業術語,雖然只對銀行產業內人員有用,但是,就當作小百科一樣,偶爾把專業術語拿出來秀一秀,也許能夠讓你獲得他人矚目的眼光唷!
1 2 3 ... 11

當一個銀行員

Sev,銀行業翻滾10年,
善用內在溝通及口語表達技巧,克服團隊合作上的溝通障礙。

領取Sev獨家
公股銀行考試全攻略

名單磁鐵表單
Wnote
Copyright 2022 By Wnote.tw  All Right Reserved
0
喜歡你的想法,請發表評論。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