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張開眼睛,腦海裡想到的第一件事,可能是:
吼政府的防疫政策怎麼可以這樣、某某政黨候選人爛透了他怎麼還選得上議員、別人明明寫的內容不怎麼樣,怎麼還可以賺那麼多錢?
恭喜你,你已經確診:
憤世嫉俗症狀!
朋友問我怎麼改善憤世嫉俗的症狀,而我心裡首先想到的,是好幾年前,那個對社會不滿,大喊公司對我不公的我。
我那時候,對公司的制度還有某些人是非常不滿的,心裡想法是:
這種垃圾人憑什麼考績比我好,升官比我快。
我持續有這個念頭,心情down 到谷底 ,與他人的溝通不順,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。
我想強調的是,這個症狀,並非罕見,相反的,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通病,包含我。
而你發現這個問題,這表示你已經踏出了第一步,想要改變現況,讓自己有一個開心的生活。
先談憤世嫉俗怎麼來的。
憤世嫉俗,其實是一種原始防衛機制,我們內心若對於外在的事物,認為有潛在威脅,或者自己無法接受時,我們無意識間為了減少焦慮,利用「防衛機制」來減輕自己心理的不適狀態,
而原始防禦機制是指童年生活經歷所形成的防禦機制,雖然他的最大目的,就是保護自己,防衛機制若越接近原始狀態,通常帶來的成效就會變差。
那麼憤世嫉俗是怎麼樣保護你的呢?
憤世嫉俗這個防衛機制,被歸類在「反作用」這個項目,指意識性的採取與潛意識完全相反的看法與行動。
因為人們擔心真實意識表現出來的行為,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,或者必須要直面自己內心的極度焦慮,所以必須要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呈現,避免被批評。
原理是這樣的:
當你看到對方的好(例如擁有良好的學識、成就、地位等等),內心對自己的焦慮湧現,因為自身沒有那個好(學識、成就、地位等等)但是如果直接批評他們,又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。
同時,你的比較心會出現,你會拿他人的成果與自己的成果比較後,心理冒出:「啊自已沒有成就、地位,我好低人一等唷」。
縱然這種比較是無效,且並不健康的心態,但這就是憤世嫉俗者的想法,而面對這種心情是很難受的。
為了避免人格崩潰,我們就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去看,我們就採取跟自己的想法完全反過來的機制,就說:
對方沒有多好啦、沒有多優秀啦、都是剛好豬在風口也能飛啦等等說法。
但其實是為了隱藏自己覺得自己「不夠好」的那個心情。
這裡牽涉到一個更深的機制,那就是這個「不夠好」是從哪裡來的?
我們如果提到「不夠好」,表示有一個標準,我們因為原生家庭教育,他們會幫你貼標籤,告訴你說你要有某種「成就」、「地位」、「學識」等等,才是好的。
其實我們都希望自已是好的,我們會有一套覺得自己好的標準,卻又剛好跟外界標準是相排斥,我們就會很兩難。
最終若我們內化了外界的標準,就會在覺得自己「不夠好」,但又「不認同外在標準」,這兩個標準是互相在打架。
所以為了避免掉那個「不夠好」的帶來的焦躁感覺,我們就用憤世嫉俗,把焦點放到外面,判定別人才不好呢,以避免掉這個焦慮情形。
那麼我們要怎麼改善這個痛苦的情形,讓自己的生活好過一點呢?
我必須坦言,這不是容易的事,我們太習慣這麼做了,就跟呼吸一樣自然。
但是不能因為不容易,我們就不努力,蔡康永有在一次訪談說道:
如果你討厭現狀,這就像是你的一隻腳身陷泥沼,你唯一能夠脫身的方法,就是把腳抽起來,而當你把腳抽起來的時候,勢必一定會把泥巴濺的到處都是,你不可能抽出來,不弄髒自己,也不弄髒別人的。
蔡康永
以下的步驟,我盡量說的完整,盡可能的把我的方法分享給你,若你能夠看完,心裡有因為這樣,而撒下一小顆改變的種子,我想我便已達成目的。
(如果你憤世嫉俗的很嚴重,最好是暫時完全停止追蹤)
為了減少刺激,你必須「暫停」看外面的資訊」。
如果你超級擔心疫情,你反而該停止看新聞報導,如果你在乎政治情勢,你反而該關掉政論節目,如果你對某個人成就、行為太過於在乎者,你就該「停止追蹤」。
這主要是為了降低外在資訊帶給你的壓力,尤其在你的思考還沒有辦法轉彎之前,這就像是你是個過敏兒,而你明明對塵蟎過敏,卻不避免充滿塵蟎的舊被子,這是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表現。
你可能會問我,身為台灣人,死為台灣屍,怎麼可以不關心台灣 ,如果大家都不關心台灣,台灣就完了。
又或者,還有,不去看外面的人如何成長,我不就像井底之蛙,這樣怎麼行?
我的回答如下:
1.我不是叫你不要關心台灣,只是減少資訊的刺激,更何況這些資訊你都不用擔心收不到,因為外面的人都會一直跟你說,手機推播都會自動發送,你真的不需要再特地自己去尋找相關資訊。
2.只是每天看台灣新聞,台灣不會因為你這樣「每天」盯著他而變好,就像充滿塵蟎的被被、不會因為你眼睛一直盯著他就塵蟎自動消失。
別人的成就也是一樣,他不會因為你盯著他看,你就變得有成就 。
你總必須先處理這些問題,不是嗎?
接下來,要學著把焦點回到自己身上,一般來說,你腦內的小劇場開頭會是這樣說的:
這就是你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,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的證據,你要開始學會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。
而當你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的時候,你腦內小劇場的開頭就會是:
「我覺得⋯⋯」
這裡有一個重要的重點,那就是很多人會把這句話用錯方向,如果你腦內小劇場的說法是:
當你在這句話加上一個「他」「你」「各種其他名詞」等別的主詞,反正你可以替換成任何其他的字,但你的焦點就已經在別人身上,而不是自己身上。這裡需要很多的練習。
下面我會寫10句話,你自己分辨看看這焦點是放在誰身上?
好了,這些話你要不要猜一猜,那些是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,哪些是在自己身上?
3
2
1
答案是:
全部都在別人身上唷。
什麼!這些都在別人身上!你有沒有搞錯?這種對話都不可以,那這樣我要講什麼啊?
No no ,你又誤會了我,我是請你練習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,也就是,撇除別人的因素,先不管別人,而是把這個問句放在心裡:
「自己怎麼了?」
時刻問自己「自己怎麼了」,會是很好的幫助,但如果你的說法是:
「啊我就覺得很煩啊!」
而我就會問你:「為什麼很煩?」
「因為別人都ooxxoo啊!」
看,又把焦點帶到別人身上了,下句話我就會想問你:
「可是我聽完覺得,我好像反而沒有煩欸,為什麼你會覺得煩?」
你可能會用自己的某個觀點反駁我,例如說:「我覺得就是不合理」、「我覺得就不是這樣的啊?」
在這個階段,不要一直堅持某個觀點,也不要立即反駁我的觀點,甚至不要有一種「對啦反正你說的都對,我就是是錯」這種想法。
要屏除上面所有的情境,只需要問自己:
「為什麼我有這樣的觀點」,然後對自己抱有懷疑。
時刻的把焦點回到自己身上,對焦不是簡單的,他需要專注跟練習。
通常講到這裡的時候,很多人已經會說:「那我改變觀念還不簡單?」
NO,接下來還不能馬上到「改變觀點」的階段。
你要先感受到自己的情緒,也就是:「我對於我現在的處境有一種失落感」。
「我對我現在狀態感到不滿足」
「我對我自己錢賺不夠感到難過。」
但如果你的句型變成了:「我現在這個處境,一定是我很爛」,那就到「批判」階段,這不是情緒,這是評價自己。
感受情緒跟評價自己是不同的。感受情緒是我擁有某種感受,你可以是「我難過」、「我失落」、「我覺得我好洩氣」。
而評價自己表示你有個標準,而且通常憤世忌俗者對自身的評價,其中一種會是:「我好爛」、「我好廢」、「我好糟糕」(但通常九成九都是這個)。
這裡就太多的「標準」、「評價」在裡面,我試著要描述這個非常細微的差別。這個是非常重要的。
另外也有的人會說,我哪有,我才沒有,我就是覺得別人爛好不好,請要回到第二點,把焦點回到自己,不要管別人,當你一直評價別人,那就是沒有把焦點回到自己身上。
持續看見自己的情緒,才可能進入下一步驟,如果你說:「我沒有情緒啊。」
請務必給自己獨處時間,然後用身體感受看看,通常某些焦躁可能會開始影響自己,那,就是情緒了。
情緒處理完了,接下來就要開始療癒自己內在受傷的小孩。
最早提及內在小孩的心理學家榮格,提到內在小孩使是指我們在兒童時代,經歷所有經驗後,內心記憶塑造出來的。
而這些經驗的源頭,通常源自於最早的照顧者(通常是父母),所以我們會吸收他們當時的反饋與思想。
但另一方面,這些思想,形成了你的一部分,一方面造成了自己的不舒服,通常(不代表全部)都會是上面的「標準」。
這些世俗的「標準」,搞得你非常不舒服,所以你必須一方面先把這些標準放到一邊,回到自己的療癒開始,我之前寫過,我親身實踐的療癒五個工具(連結),都是你可以用運用的方式。
這裡也會是一場痛苦的歷程,很多人覺得自我探索是一場充滿了能量與愛的歷程,但我絕對不會美化在這段過程中,你會遇到的挫折與痛苦,改變本來就會吃苦。
某些朋友知道,我從2021年初開始,我的背一直很痛,之後,我做了很多按摩都沒用,最後還是乖乖去看醫生。
當醫生跟我說:妳必須做運動復健,叫我回家練習的時候,我第一次做,天啊,我僵硬的背部才彎了不超過五度,就真的覺得很痛!
可是我不能因為復健很痛,所以我就嚷嚷說不要做了,我已經痛了一年了欸,難道我會覺得,為了避免復健的疼痛,而讓背部繼續痛下去嗎?
不會嘛,我毅然決然的繼續鍛鍊,兩週後,我的背部有了明顯的轉好,我感到開心。
但難道復健沒有痛嗎?痛啊!
到了心靈領域的時候,他對心理造成的衝擊,比起復健疼痛更甚,於是就會停下來,很多人大概就會卡在這裡很久,就不動了。
我也可以理解,因為真的很痛啦。但到底,你要吃改變當下的苦頭,改變未來,還是要吃不改變的苦頭,停滯不前呢?
現在開始要進入觀點區,但我要提醒,不是改變觀點,對,還沒有到改變觀點的時候,還沒!
現在要開始回到步驟二,當你看到自己有個觀點的時候,你要能夠開始接受,自己有一個觀點,能夠看見自己有一個特定模式。
有時候那個觀點甚至是社會不容的,就例如說,前面的憤世嫉俗模式。
這裡其實就有好幾個觀點,那就是「我覺得我不夠好」、「我覺得外面的人的某某行為是我不喜歡的」、「鄙視某某某的行為」甚至「我就是嫉妒他們」,這都是你的觀點。
如果你否認的話,你就又會回到防衛機制模式,所以勢必要誠實。
你要知道,自已有某個觀點並不可恥,甚至就因為是人,所以有這些黑暗的念頭是正常的。
重點在於,我們的行為有傷害到別人嗎?
沒有啊,但是誠實知道自己有某些觀點,是重要的。
你也不能夠馬上就說:我沒有啊,我沒有啊!因為這樣你就會跑到「否認」的防衛機制,這樣你就回到最一開始的防衛機制了。
大部分人也會在這裡鬼打牆好一陣子,畢竟我們以前是無意識的狀態下,現在要把你無意識的行為提上來,靠你自己一個人會非常困難。
通常到這個時候,就會開始需要他人的協助,例如參加某些工作坊、或者去諮商、或參加生命讀書會等談話團體,透過與他人的互動,看到你有某個模式。
另外一種鬼打牆,就是再說:「對啦我就這樣,所以我無法改變了!」這也是很容易陷入的狀況,因為沒辦法馬上變好,於是自暴自棄。
但我要提醒你,改變會很慢,會很鬼打牆,你可能今天狀況好,明天狀況就很爛,但這就是人生啊。
重點是你要有自覺,你要有意識,如果到這裡不OK,沒有關係,回到第四步驟,療癒自己,說我真的很努力,可是我現在做不到,繼續療癒下去。
你看到這裡大概會想,我什麼時候要來改變觀點,但是,再次提醒:在這裡不要急著改變觀點,先試著「吸收其他想要獲得的觀點』。
一般人會看書,看一些影片等等,試圖把這些觀點吸收進去,但大部分的人都會有幾個錯誤:
1.光是看完書,就試圖要改變觀點,但是看書只能夠「理解」「認知」到某個觀點,還沒有辦法進展到「改變觀點」。
這就是為什麼你看一堆人在看心理學的書,但真正做到的沒幾個。
如果他光是看看書就能夠擁有這個觀點,那麼要馬他在這塊領域沒有傷口,沒有排斥效應。
要馬他本來就是這種人,他只是看個書再次驗證自己的觀點罷了。
如果你自己很明確的認知到,自己不是這種人的時候,你要知道,你不會因為看書馬上有改變。
2.你甚至會受困在「書明明講的很有道理,卻毫無行動辦法」這個想法,然後又自我批判。
這時候又必須回到第二步驟,我怎麼了?為什麼我的觀點是這樣?
也不要說:「為什麼我的觀點不能跟書的一致?」這就又回到自我批判。
所以我一直要提醒你,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,不要批判,不要馬上把標準拿進來。
我會把它放在最後,也就是你必須重塑你的經驗,讓你過去強迫性的行為,就像在這裡講的憤世嫉俗,轉化成另外一種模式。
這裡的經驗重塑包含:
這裡會遇到的困難包含有:
所以通常我會說,你會先需要一個地方,然後驗證其他的觀點可行性,然後你要有勇氣,回去你的生活,在過程中練習、驗證,只要你敢去做這件事,你才有可能獲得不同的經驗。
好了,最後你會發現,我前面一直提醒你,我沒有要改變你的觀點,但如果真的照著這個流程跑,你的觀點是「自然的轉換」,而不是「改變」。
我必須坦言,改變觀點是一個最終的狀態,如果把重心放在「把A觀點完全拿掉,然後改成B觀點吧」那樣效果不僅很差,我甚至可以直接坦言這不可能的。
這個學習思維會是:
你有一個A的觀點,而我有一個B的觀點,我看見了你有A,而我也了解你的不容易,所以你有沒有考慮,我這個B觀點的思考呢?
這裡繼續要提醒:
最後,想要改變憤世嫉俗的觀點,其實還有一個特效藥,他是在我的電子專欄內「改變人生觀點的快捷鍵」這個單元才有的,但我偷偷透露一點。
要能夠改變觀點有一個最快的方法,就是找一個找模範學習。
但說到底,你到底要跟模範學什麼?
就是我現在上面說的這些,只是快捷鍵可以讓這個步驟加快,加速,原本十年才能完成的工,五年就能實現,等於是砍半欸,是不是很划算呢,呵。
憤世嫉俗只是個症狀,但是想著「改善症狀」這個想法,恰恰就已經是投錯了藥。
反倒是要回過頭來,看看自己怎麼了,把標準放下,回到自己的感受,看見自己有某些觀點,療癒自己,並且最終接受不同的觀點。
於是乎,你改變了,不是觀點改變了,而是你有更多的觀點可以選擇了,而我相信,你會想選讓自己人生比較輕鬆、順利的那一種,然後過成真正自己喜歡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