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講技術3個體悟

2021年5月2日

內容目錄

疫情當下,許多的演講、活動被迫取消,在無法上台練習演講的時候,演講的內容,究竟要如何突破,是我自己最近有點苦惱的問題。

此時,我剛好讀到一本「整理想法的技術」,本來是想說頭腦一片亂的想法開始整理一下,殊不知,這本書特別把「演講」寫成一章「整理演講的技術」,如果你是一位想法很多的人,這裡面提及的新法和觀念,一定可以幫助到你!

今天我想要聊聊這個章節中,我腦海中浮出的三個想法和體悟,希望你看完之後,也能夠讓你的思維擦撞出不同的火花!

內容與外功(非語言表達)究竟哪一個重要?

麥拉賓法則的迷思~非語言表達更重要?

Albert Mehrbian(暫譯為「艾伯特·麥拉賓」的研究,指出溝通表達時,人們容易對一個人的非語言表達留下更深的印象,而內容只佔了7%。

這句話流傳了千里,有些人引用這句話,認為外功比內功重要。

被誤用的麥拉賓法則?

不過,我最近閱讀的一本書「整理想法的技術」作者福柱煥,則認為麥拉賓的理論,是被誤解了,他的理論僅適用於溝通情境,而在演講情境中,其實並不適用。怎麼可能是非語言表達比內容重要呢?

我自己看到這篇,才突然驚覺:

外功與內容之爭,一直以來都喋喋不休!

當然,我們都希望是外功與內容兼具的高端演講者,但是,通常素人們一開始都不太可能兩者兼具,通常都是其中一項好一點,你一定希望,既然時間都不夠用了,當然比較要有效率的針對一點下手,才能用最快的速度,增加自己的演講技巧!

所以非語言表達的力量,跟內容,我們應該先以哪一個為優先呢?

內容為王,非語言表達則是很大的加分

我自己從這本書看到的,他認為內容才是最大的重點,我自己也是如此覺得。

不過,我認為主要原因是:

演講本身的意義是什麼?

演講其實就是要有一個核心思想,希望傳達出去讓眾人知道,而這場演講能否成功,其實最主要還是在於聽眾有沒有從這場演講中得到他想要的。

如果內容一點關聯都沒有,那麽就算他演得再好,聽眾也只會覺得浪費了自己的時間罷了。

不過,非語言表達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加分,就像好的東西,沒有好的包裝,他人一開始看也不會被吸引,連聽你講話的興趣都沒有。

特例?

你看到這裡,可能會想要反駁我,並且可能會拿這個經典案例來跟我分享:那就是「甘迺迪」與「尼克森」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。

美國歷史上第一次,候選人是在電視攝影棚辯論,廣播也同步播放。聽廣播的人認為甘迺迪和尼克森的表現一樣好,但是看電視的人,普遍都會認為;甘迺迪表現的比尼克森好。

你會說,這就是因為,在鏡頭面前,甘迺迪在「非語言表達」這一塊,很明顯佔了上風。

尼克森驚覺電視辯論真的是自己的弱點,甚至接連婉拒接下來的兩場電視辯論,有人認為,就是這個決定,讓甘迺迪最後坐上了美國總統大位。

也因此,如果沒有好的非語言表達,再好的內容,也無法獲得大眾的青睞。

你會有這種想法嗎?

在都是好內容的情況下,就要比拼其他技巧

我的看法,跟你稍稍的不同。

這個案例的前提,是雙方的內容都很有道理、很充足的狀況之下,非語言表達才開始變成了比拼標準。如果甘迺迪講的內容,都毫無建樹,而且對美國毫無幫助,就算他再怎麼有高超的舞台魅力,大家聽了也不會買單。

麥拉賓法則的真實樣貌

另外,其實有關前面講到的silent message這本書(1971年就已經出版的舊聞!),前言中則是指出,我們的非語言表達在說話中所透露的資訊,會讓對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,但是並不表示內容並不重要。

他的實驗同時也提到,在溝通時,非語言表達與內容互相衝突的時候,人們會更傾向相信非語言表達所透露出來的訊息,而非內容本身。

結論就在於,他寫的並不是「內容不重要」,更不是「因為這樣所以我們都可以不用在乎內容了」,我一直覺得這之中有點差異。

結語:內容是最重要的!

最後,在我心中的量尺,內容絕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當然我自己也絕對不否認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,不過,沒有好的內容,再好的非語言表達也只會變成譁眾取寵而已唷!

融會貫通的心法,任何領域都適用

其實裡面講到的心法,我發現在很多領域都是通用的⋯⋯上了越多的課,就發現大家教的東西都是大同小異,但偏偏,這些概念就很像武功心法那樣,武俠小說裡,招式千百種,但這些招式,其實都由一套心法貫穿,只有了解心法。才能夠融會貫通,完全掌握。

那麼,了解了心法後,也等於了解了所有招式,這是我的一個體悟,下面兩件事情,是我在經過了好多學習之後,以及看到這本書時,浮現出來的兩個心法。

TA:你的目標受眾

TA, Target Audience ,你的目標受眾,在書中看到「 鎖定聽眾的背景、興趣等等」,慧心一笑,會發現到無論是文案、行銷、銷售,如果你有想要傳達出去的東西,那麼先設定好你的目標客群,就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。

整理的技術

這本書其實主要在聊的是「整理想法的技術」,演講只是作者特別提取出來的一環。

無論是對於家裡的整理、或著想法的整理,我自己覺得他們都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整理家裡必須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,一一排列,並且開始分類,該丟的跟不該丟的,都要先一一確認,想法也是,你必須先把所有你搜集到的資料、想法,用心智圖也好,用曼陀羅圖也好,總之把他們全部列出來後,再一一排順序,或著刪除比較不重要,或妳比較沒有想要呈現的資訊。

最後回到了把東西物歸原位,整理家裡時,必須考量家裡的擺設和使用的需求,放到該放的位置上,演講也是,把演講的題材一一的排列,覺得是有異曲同工之妙!

演講的準備工作暗藏玄機

還沒演講前,你就該持續準備

作者特別提到,他在當兵的時候,有一次特別要講「」的題目,一般來說,這麼難的題目,連內容要講什麼都不知道,這種臨危授命,很容易是趕鴨子上架,效果一定不好,可是,因為作者有寫日記的習慣, 他在日記中早就記錄了這一方面的資訊,所以對他來說,他省去了非常多搜集資料的工程,只要把他們整理成演講稿就好了。

平常,你可以時刻觀察,並且記錄下來,在你確定要演講的時候,很多靈感就會從這些資料中乍然出現,不單單是到了被邀約時,而是平常你就可以持續記錄,做好準備。

這個也是我比較缺乏的部分,因為有時候我一懶散,時間也過去了,我就忘記要把發生過的事情接下來,加上我的記憶力也沒有到很好,因此,我更要練習這個持續整理的技術。讓自己的學習系統化,才能夠有更多的想法並分享給大家~

[ending]

其他文章

【生活理財】矽谷銀行倒閉!我們如何看待台灣金融股?

矽谷銀行倒閉了!美國升息循環導致美國銀行有陸續倒閉的可能,台灣金融股也會步上後塵嗎?

【生活理財】薪水太高反倒被政府處罰!我用這招合理節稅

近幾年,我的累進稅率級距從最低的5%,已經成長到12%,也就是說,隨著我賺的越來越多,我的稅金卻是以等比級數成...

【銀行考試】難道公股銀行考試只有一般行員職缺嗎?我要考xxx!

銀行業面臨變化,職缺更加細分,不是只有一般行員職缺,其實還有xx跟oo 可以選擇!本篇來談談公股銀行不同職缺。

【銀行考試】考試、試用期期間我到底要拿到哪些證照?這是一份重要的指南

銀行考試時,應徵者必須要先確認報考該職缺時所需要的證照,進入該公司後也必須注意所需要的試用期證照,但答案在哪裡?這份重要的指南記得收好。

【銀行職場】終止老鳥霸凌,這五招讓你重新找回職場尊嚴!

被老鳥霸凌了我該怎麼做?用這五招,成為危險的人吧。

【銀行職場 】請問沒達到業績會怎樣?會有什麼影響嗎?

請問沒達到業績會怎樣?會造成什麼影響嗎?會被釘在牆上邊打嗎?本篇告訴你,對你造成的影響比這還要多呢…。

【銀行考試】考老師跟考銀行哪一個好?4個決策方針讓你不再有選擇障礙

就讀師範大學的大四生,想考老師又想考公股銀行考試?到底哪一個比較好?用這四個決策象限幫你決定吧!

【銀行職場】我被討厭了!試用期期間可能被資遣嗎?

最近在Dcard看到試用期主管因不喜歡某員工而被資遣的,想請問真的會有這種事嗎?這裡告訴你公股銀行的黑暗面(但其實沒有)

【銀行考試】我沒有銀行經驗,但年紀要超過三十了,會不會影響錄取機會?

沒有銀行經驗,但年紀直奔三字頭,我是不是再也沒機會考上公股銀行了?公股銀100問計畫,募集問題中~沒有找不到答案的問題,只有你不敢問的問題!

【生活情報】我決定打造我的年度預算規劃,避開花錢很有罪惡感的惡夢!

每次記帳都讓我很有罪惡感,因為我覺得我不該花錢!用年度預算安排法,讓你花錢花得心安理得,打造理想財務,規劃幸福人生!
1 2 3 ... 9

當一個銀行員

Sev,銀行業翻滾10年,
善用內在溝通及口語表達技巧,克服團隊合作上的溝通障礙。

領取Sev獨家
公股銀行考試全攻略

名單磁鐵表單
Wnote
Copyright 2022 By Wnote.tw  All Right Reserved本網站由橡實資訊建製維護
0
喜歡你的想法,請發表評論。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