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上,我們很可能會遇到我們不喜歡的人,而剛好對方也不喜歡自己。
雖然我們常說以和為貴,但有時候做事的方法與價值觀的衝突,就是會讓我們跟某人處不好。
尤其樑子一結,第一印象決定後續印象,我們很難扭轉。
但我們還是會需要跟這種不友善的人共事,有時候是需要向他請教特定專案內的問題,有時候是某些業務就是他經手,你不去向他詢問也不行,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學會:
如何應對對自己不友善的人?
要與對自己不友善的人溝通,我可是做足了功課,畢竟以前我就曾經跟幾個人結過樑子,在這件事情上吃了很多虧,所以我敢說以下方法絕對有效。
彙整了我職場上十年經驗,我把他整理成「五種丟包法」。
一開始看到「丟包」一詞應該會覺得很奇怪:
啊,你叫我不要負起責任來嗎?
請聽我娓娓道來。
討厭一個人,對待的方式,原則上只會歸類為一種,那就是不友善。
但到底為什麼討厭你,以及討厭你的哪個部分呢?
這就有很大的學問了。
舉例,我們公司有一個單位,叫做稽核檢查單位,這個單位就是到各個處室,定期檢查這個部門有沒有不按照規章做事。
幾乎所有部門都討厭這個單位,因為他們每次來,除了要問很多問題外,還常常是在雞蛋裡挑骨頭,好像做的再好,他們都會在他們的報告上記上一筆。
所以每次這個處室的人來,我們都會私下抱怨說:「吼好煩,他們好討厭!」
有時候他們來問問題,我們態度也可能會顯露出不耐煩的神情。
可是,當中午吃飯的時候,我遇到稽核單位的人,我不僅沒有避開他們,我還跟他們打招呼,彷彿沒事一樣,這是為什麼?
因為,吃飯的時候,他們沒有在做檢查工作,就只是「同樣來吃飯的同事」,我討厭的是他的「角色」,而不是真正這個人。
所以你會發現,人類可以因為各種不同且細微的理由,討厭一個人。
那麼反過來說,如果拿掉那個「理由」,我們對一個人的反感程度就會削減,甚至變成沒有。
另外,也有的時候,「自己」就是那個重要的「溝通不良」因素。
那麼如果把「自己」這個因素拿掉,事情反而可以很神奇的變好,因為對方討厭的因素(也就是你)不見了,是不是很神奇呢呵呵。
接下來我要談的「五種丟包法」,這裡講的「丟包」,再次強調,不是說你可以不負責任唷,而是要學著把特定的因素丟掉。
如此一來,就算要跟不友善的人溝通完成特定任務,也能夠順利進行。
如果你是剛好工作職位上有濃厚的管理色彩者,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做。
舉例,我曾經跟一個部門的A討論事情,但後來我們就有點爭執,對方說出口說:「吼,你們就是這麼的死腦筋,搞得我好煩!」
我馬上說:「等一下,那個「我們」是誰?」
「不要弄錯欸,我今天這樣提是因為我們處室職位上的要求,但不是「我」的想法欸。」
「可能你每次談起來會很挫折,我只是在工作上需要這樣要求,而不是「我」的要求欸。」
這幾句話是在跟對方解釋說,我是因為我的「角色」需求,才有這個要求,但不是「我」的要求,提醒他這是「角色」的問題,不要牽拖。
後來幾次,我有幾度再跟A聯絡的時候,A的態度很明顯的改善很多,聲音聽起來也比較熱絡,沒有那麽消極了。
我在拜託別人提供資料的時候,有時候也會利用這句話:「某某長官希望可以怎樣怎樣」,或者說「喔某某某說需要這個」。
在你需要彙總資料做開會報告時,你的工作是會彙整資料,但要看的人又不是你,是開會的長官。
雖然你的確需要把工作完成,但真正的請求者是開會長官,所以就把需要他提供資料的理由,丟包給別人。
讓他的認知是「不是我在跟你要,而是別人」,把「自己」這個因素抽掉,這樣就可以讓對方的戒心下降。
這個招數我曾經用在「真的是討厭我這個人」的同事上面。
簡單來說,如果你有件事是非由這個人幫忙提供資料,但他就是寧死不從,我會把這個事告訴我的主管。
但我的說法不會是他都不幫我,而是在說:「主管,我真的很想完成這件事,而這件事剛好需要他手上的資料,可是他就是不願意給我,讓我無法完成,我想請教我可以怎麼做?或者主管能否給我一點方向?」
這句話意思就是:「我很想做好,可是因為某人關係,所以我無法完成,這責任不在於我。」
但你用詞的必須非常小心,不能讓別人一聽就覺得你是把責任丟給那個不友善對待你的人,而是你要包裝成「縱然我遇到這種狀況,我仍然持續努力中」。
這看起來超像負責任的,但其實隱約的透漏出對方的不配合。
這裡的「丟包責任」還有另外一個意涵,就是這件事的責任歸屬是屬於大家。
因為我遇到問題,並且告知主管,好的主管應當要可以協助部下,排除這種障礙。
但若他沒辦法幫忙,那麼這個責任就會變成兩個人的,也就是「我無能為力,而且連我主管都無能為力」所以被斥責的人就變成了兩個,是不是比較容易一點了哈。
而通常為了不被斥責,所以你跟主管一定會互相幫助,好的主管會願意幫你去談,或者用盡其他的間接手段幫助你。
如果遇到大家一起爛的主管,那就繼續往外求助,這樣反而更讓人覺得你還蠻負責任的。
到頭來,就會有人去勸那個同事說:「欸你的不配合已經驚動上級了,你確定要這麽鐵齒嗎?」
人在屋簷下,不得不低頭,再怎麼固執己見,也一定會被勸退,乖乖的把該給你的資料都給你。
又或者,大家其實覺得沒這資料不太重要,那就算了啊,免除後續聯繫,不是更棒。
這算是另外一種我超愛用的方法,就是「請別人幫忙」。
有時候我會跟其他人說:「那個某某某,我真的很不擅長跟他談欸,我可以拜託你幫我轉達嗎?」
簡單來說,就是避開他。把溝通傳達的責任外包給別人。
這種方法的使用可以是搭配使用EMAIL,你可以先寄一封電子郵件給對方,然後再拜託別人說,請他看一下信。
好處是你可以不面對首當其衝的情緒壓力。
透過對方傳達的時候,你就可以避開當你第一時間通知對方時,對方「嘖」一聲明顯表示出「你怎麼又來了」的這種態度。
當對方正式需要跟你聯絡的時候,他心裡建設都做好了,至少態度也會比較接納緩和一點。
又或者,如果發現自己真的很不擅長跟對方說話,也可交給同時跟你一起辦理專案的其他人,讓其他人擔任與他連絡的窗口,也會是一個好方法。
如果跟不友善的人,談一談感覺好像有火花要爆發了,最好的方法就是喊暫停。
你可以說:「抱歉,我有一個會議要開」、「我長官在叫我」、尿遁等方式,放棄本次溝通,再約其他時間。
或者改採第4種丟包法,把溝通外包,也是一種可以緩和的方法。
最後,使用這五種丟包法有一個重要心法,就是務必拋開完美主義。
與不友善的人共事的時候,溝通成效就真的會相對偏差,而其實你不需要負完全責任,我們無法控制別人怎麼對待我們,只能控制自己如何對待別人。
所以,把「完美主義」給丟包吧,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態。
與不友善的人溝通真的很痛苦,但話又說回來,我們痛苦,就因為我們在乎以和為貴。
討厭你的人若真的這麼不在乎,一直挑釁,其實他就是個幼稚鬼,連他爸媽都教不好他了,你更不可能教他啊。
既然如此,反求諸己,反而是比較有效且絕對可行的方法,因為你要求的是自己。
而你一定可以做到的,因為你很認真的把這篇文章看到最後,我對你非常的有信心,我們一起加油,丟包討人厭的同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