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媽的多重宇宙」這部電影,當初有名的原因是因為外國各大媒體的推崇。
但在台灣,卻反倒是因為旁白鴿的超譯事件。
許多觀影者覺得,原本好端端的台詞,被翻譯的亂七八糟,如同把所有的菜裡都加滿了香菜一樣,全數走味。
不過其實你知道嗎,在溝通的世界裡,其實也有有所謂的「超譯現象」。
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?
這跟翻譯的世界講求的「信達雅」,其實是非常類似的情形唷
中國近代翻譯家嚴復提出的「三難原則」,提到翻譯的時候,必須要盡量符合三個條件,包含了:
而它被稱作三難原則,主要是因為嚴復認為這三點非常難。
光是要達到第一點「信」就非常困難了,如果能夠達到第一點,就已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。
這跟溝通能夠怎麼樣的產生關聯呢?
我們很多人在思考後,說出口的話跟表達出來的方式是落差很大的。
例如說,在我寫這篇文的時候,台灣北部剛好降十度,你媽看到你出門居然只穿短袖,於是他念你說:
「欸,是不知道外面才20度唷,要穿外套啦!」
這時候你會怎麼樣解釋他的話呢?
你的感受可能會是:
「幹,媽媽又來了,念東念西的,我又不是白痴,我就不怕冷咩!」
可是你媽的想法可能是:
「啊孩子可能不知道外面溫度已經驟降了,我擔心他會感冒,所以我要提醒他!」
天啊為什麼明明媽媽的心理是「關心」,講出來卻變成了「碎念」?
而孩子聽到後,經過自己腦內翻譯機一陣運轉,他得到的答案是:
「媽媽一定覺得我是白癡。」
在這個情景,你就可以察覺,媽媽沒有精準表達出自己很擔心,反而用「命令穿衣」的說詞,讓小孩完全「超譯」了媽媽的意思。
媽的多重宇宙裡,提及「宇宙搖」的意識連結方式,意指利用達到特殊條件,可以了解其他宇宙的自己的思考與想法。
很不幸的,真實世界,我們沒有辦法透過「宇宙搖」來了解自己或他人的記憶與想法。
我甚至大膽推測,其實你沒有真正了解你自己的想法。
你的意識不是只有外在意識(表意識),還有內在意識(潛意識)在運作。
薩提爾女士提到「冰山理論」。認為人們的思維可以以冰山來譬喻,外面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,而人們的內心其實可以這樣被拆解:
指人對於周遭人事物的心理感受,例如基本的喜怒哀樂、恐懼、驚嚇等等。
部分的人容易基於「情緒」反應,所以前面的媽媽,看到小孩沒有穿外套,心裡產生憤怒,於是開始碎碎念。
指一個人對於某事件的看法、理解和解釋。
由於每個人的主觀經驗、成長背景不同,導致縱然是同一件事,也可能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。
以上面的媽媽來說,他看到小孩沒有穿外套,他可能覺得:
「20度已經是低溫了,就是要穿外套欸!」
可是如果是另外一個媽媽,他反而會覺得:
「啊?20度還好吧,我家小孩很勇,不需要穿外套啦~」
同樣是氣溫20度,但第一個媽媽覺得小孩會冷,第二個媽媽則認為,哪需要穿什麼外套,小孩可以頂得住!
這就是觀點的不同。
指希望自己或他人,可以採取某種特定行動,或者期待達到某種狀態。
就像舉例中的媽媽,他希望小孩能夠自動穿上外套,以避免可能會發生的感冒。
也就是透過這場行動,希望自己能夠達到內心的滿足,而這個能滿足什麼,就得看看他內心深處的慾望了。
在這個例子裡,可能會是「做一個好媽咪」的慾望,以及「希望孩子健康」的渴望。
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,但仍必須端倪當下的情況而定。
顧名思義,就是「我」這個主體的存在。
原則上,我們通常都從前面四個來解析,並確認他表面行為的下面,是什麼樣的動力來驅動。
你有辦法用這樣的方式,來了解自己行為下的驅動力嗎?
重要在於,如果你沒有辦法剖析出自己行為下的驅動意念,你就會該表達的沒有表達出來,造成極大誤會。
例子中的媽媽,只感受到自己的情緒,那就是生氣,他只察覺到,自己對「孩子沒穿外套」這件事很生氣。
可是,他沒有理解到自己冰山下的思考,他其實期待孩子可以自動自發地穿外套,更沒有察覺到,他其實主要是希望「孩子不要生病」。
但在前面的對話中,她沒有表達渴望,也沒有表達自己的期待,反而直接情緒化反應,批評孩子的行為,孩子就誤會媽媽,認為就是要來批評他的。
這是不是跟翻譯很像?
如果你使用的詞彙錯誤,或者沒有如實表達自已心裡這麼多的思考,就如同沒有達到「三難原則」的「信」原則,接收的人是無法了解到你真正希望表達的意思的。
翻譯時的三難原則,第一條「信」,也就是表達準確,便以夠所有的譯者煩惱。
而在溝通的場域裡,其實,你就是你自己的翻譯員。
要能夠把自己的意思精準的傳達閱聽者,雖然你無法透過宇宙搖連結意識,但卻可以用以上方法,解析自己內心纖細又複雜的思維,才有可能讓對方清楚明白,不再犯下超譯錯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