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我的行程很滿,工作也爆量,更麻煩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故要搜尋大量的資料並吸收,故這也讓我近期的腦袋有點秀逗。
例如,不小心忘掉跟其他人的約定,就錯過了行程,或者是不小心又忘記拿了某個重要的東西,於是我就得用雙倍的時間回去拿,這些瑣碎的事情也影響到了我的創作,我會腦子裡不知道要寫什麼,或者覺得我的腦袋被很多的資訊塞滿了,讓我不勝其擾。
為了要能夠減輕大腦的負擔,我需要使用好的技巧來為我的大腦減壓,讀到了這本打造第二大腦。
這本書在講如何透過系統化的方式來把資訊有效的收集、整理並加以分類,最重要的是,透過這個系統我能夠更輕鬆的管理資訊,並藉此創作出更有創意以及更有洞見的內容。
這裡有幾個我覺得重要的理由:
打造第二大腦的方法,分別是:
意指有意識的把資訊蒐集起來,不管是網路上的一篇文章、一份數據、甚至只是圖文中的一張小圖片,都可以利用數位筆記工具將其記錄下來。
我個人在本書中所GET到的第一個重點,是要能夠將這些資料統一在某個數位筆記工具裡面,以往,為了測試哪一種數位筆記軟體的整理效果更好,我試用過很多APP,然而,導致資料分散在各個數位筆記軟體裡面,如果資料沒有放在同一個數位筆記軟體裡面的話,會導致後續的整理作業很不方便,因此這裡是我第一個被點醒的地方。
第二點,並不是所有的資訊都適合放入數位筆記軟體裏面,例如,我閱讀的報告大多數都是PDF檔案,文件字數很多,且都是不可編輯的資料,因此無法將文字匯出後放進數位筆記軟體裡面,此時,只需要將檔案的超連結放入數位筆記裡整合即可,需要閱讀原始文本的時候,只要點擊超連結就可以。
將前面蒐集的資料加以分類後,將其放入適合的專案、領域、感興趣的課題或檔案庫資料夾。
這個階段的重點,在於資料夾的分類,可以是「為了解決某某問題」或者是「與xxx有關」的分類,但不要用資訊的類型來做分類。總而言之,就是以這個資訊的用途來分類。
例如,我以往都會寫日記,並將其分到「日記」資料夾,這些文字會變成單純紀錄我的日常,對我的未來並沒有幫助。
然而,如果我是以專案方式分類,將資料夾取名為「觀察自己情緒反應以了解自己如何與人際互動」,那麼這個日記就會變的很有用處,因為日記會記錄下來我如何與人互動的過程,對哪些事情我會很生氣,對哪些事情我會開心等,如此一來,日記會變成能夠解決某個特定議題的材料,也才能更有效運用這些筆記。
接下來,為了要能夠讓筆記發揮最大作用,必須要能夠抓住筆記裡的重點。為了要能夠輕易找到和取用當中最立即有效的重點,必須在筆記裡標記「最重要的重點」。
那麼要如何標註或寫出最重要的重點呢?書中提出的其中一個技巧,就是設想現在倘若要把筆記的價值推銷給未來的自己,那要如何畫重點呢?
並且,在每次擷取重點後,都把這些紀錄留起來,這就是所謂的「累積式摘要」,第一個版本,很可能就是原文,接著第二個版本,會是將原文中的重點以粗體字標註,第三個版本,將被粗體標註的文字,將自己覺得能夠更精簡想要留下來的部份,用螢光筆方式標註,第四版本,也就是最後的執行摘要,就把螢光筆標註下來的內容,寫成摘要。
這種紀錄方式,一方面能夠擷取重點,二方面,由於能夠留下第一手資料,故不需要擔心在萃取的過程當中遺失重要卻沒有被自己察覺的資訊,只要回到第一版本,就能夠重新閱讀,對我來說就是減輕萃取錯誤的壓力。
最後,就是所謂的表達環節,也就是要產出內容。
本書所指的產出,並不限於成品,過程中所產出的「中間封包」,即是一種表達。
書中有舉「中間封包」的例子,包含:模組、測試、草圖、試播集、筆記半成品、講稿、名單等等。最重要的,就是並不是一定要一次產出到最終環節,而是可以產出多個中間封包,並在將其組合起來,最後就能夠變成一個完整的成果或流程。
例如,倘若要辦一場講座,你可能會需要參與人名單、簡報、座位表、議程、敬邀電話名單等等,然而,你是會先完成前面所提及的各項東西後,才能夠成功舉辦一場講座。
前面的這些參與人名單、簡報、座位表、議程、敬邀電話名單,就是所謂的「中間封包」。
各種形式的OUTPUT,都是本書認為可以使用的表達方式。
利用前面陳述的C(擷取)、O(組織)、D(萃取)、E(表達),便能夠把這世間上散落的資訊,整合在一起之後,打造出自己的創意寶庫,本文也是用這種方式打磨而成,希望有助於之後能夠創作出更好的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