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洛西訪台 台灣挫勒等嗎?以人際互動模式觀望台灣未來

2022年8月3日
Sev 當一個銀行員

內容目錄

美國現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,於2022年8月2日晚間十點抵達台灣松山機場,美國號稱尊重國會獨立意志,中國頻頻動作,包含禁止進口台灣展品、軍安演習等嚇阻性動作。

台灣人民各有看法,有的認為,本次活動是台美關係更進一步的證明,另一個則認為是中美角力的犧牲品。

三方姿態 與個人人際互動如出一徹

我一直在想,國家是人民的組成,人民受文化與歷史的薰陶,人民選出來的民意代表,或在歷史洪流下佔有一席之地的政治代表人,將影響一個國家的走向。

但我更想談的,其實國際政治,就像單獨的個人互動一樣,如此相像到一個令人不可思議地步。

單獨的個體,在討論內在是如何組成,以及他是怎麼與人互動的時候,我們都會從他小時候開始看起,從他的獨特特質、父母教養、學校教育、同儕經驗、社會經驗客觀檢視,並且去了解這些經驗如何養成他的觀點及與人互動的方式。

而國家,可以這樣看嗎?

我深思後發現,驚人的合理。

以下是我本人回顧歷史經驗,搭配心理動力後,所做的「觀察」,我希望是拋磚引玉,激發討論,但不是互相指責,互爭對錯,製造衝突,縱然這個議題些許敏感,我卻覺得,身為台灣人,身在這個島,我沒有雙重國籍,要死大概也會死在島上,我應當有這個權利,參與公民話題。

台灣 青年覺醒 要獨立自主

先來談台灣本身,台灣本身是個島,在歷史的洪流當中,它沒有過一個獨立的身分,曾經只是個荒島,然後變成荷蘭人的商業要地、清朝的領土、明朝反清復明的根據地、日本的領土、中華民國的領土,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來之後,就又變成了反共根據地。

你會發現,台灣一直都是在別人的統治底下,所以台灣人普遍自我認同並不是在健康的自我認同狀態。

對於一個人來說,通常自我認同的前身,會是有外部的人(例如父母、朋友)的認同開始建立,我們透過與人互動,來建立自我長什麼樣子。

因為人有獨特的個性,在經過與他人的碰撞後,並不會完全變成別人的樣子,而是會真正了解自己是什麼樣子,並且長出自我認同。

台灣在與其他國家互動的時候,更多的時候都是被壓著打,就像一個被嚴格父母要求守自家規矩的小孩子一樣,小孩子被壓久了,當然覺得很不爽,於是就開始了各種自我覺醒運動。

這種自我覺醒運動,就是「本土化」,去探究台灣歷史、講台灣的故事、講台灣話、為台灣正名、要求獲得國際正名的念頭。

民國38年來台的反共勢力,他們則是受中國文化薰陶過來的一群人,他們並非在台灣的動盪下生存,所以他們的感受很不一樣。

他們不會有這種要自我覺醒的念頭,因為他們早就很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,他們清楚自己的根是什麼,也就是「中華民國」以及往前延續的所有文化。

現在的台灣,就像是被嚴格父母管太久了的小朋友,慢慢長大成青年時的模樣,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啦,我也我要找到我自己是誰,我要跟對岸大呼小叫,我要被別人認同!

這個「被認同」是台灣「要求獨立」的人士心中創傷,因為他們無法自我認同,長不出自我認同的力量,加上歷史局勢的影響,最後找了一個老大哥(即美國)當靠山,但殊不知這是把雙面刃,稍有控制不好就自傷七百。

中共 自認父母 其實是情緒勒索

現在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(下稱中共)的角色,中共,承接了「中國」這個文化,它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央,即為真理,皇帝即為天子,是衣食父母,是炎黃子孫之父。

教養方式為何呢?採取嚴格教養與情緒勒索的那種。

現在的中國不僅僅是泱泱大國,更是軍事大國,他會利用所有的資源,試圖維持自己身為「父母」的地位。

你有沒有看過,有些資源豐富的強勢父母,會情緒勒索小孩說:「你如果不聽我的,以後房子我就不會給你繼承!公司不會給你繼承!」

過往,馬政府時代,有一度在貿易上,中共給了很多讓利,很多人說:這是中共的手法,裏面一定有詐,怎麼可能不用交換條件?

但我現在心裡在猜:八成就是抓住了中共自認身為炎黃子孫「父母」的心理。

父母要什麼?

就是他認為的獨特地位跟尊重,父母什麼都不缺,就想要小孩阿諛奉承討好他,你送他東西他都嫌,自己的東西最好,我給你是滿足我的社經地位,你乖乖收下啊。

但是如果不聽話呢?我就暴力情緒勒索,所以現在,中共開始開罵,然後要軍演,各種行為,是不是像透了威嚴父母上身的感覺?

美國 內心受傷自我利益至上的世界警察

再來看美國吧,美國本土原本是英國殖民地,後來因為為了要求的更高的社經地位,於是就革命然後把英國火掉,自己當北美洲大哥,但當北美洲大哥的是白人,黑人繼續被霸凌,於是黑人也發起革命,說人人平等,說我有一個夢,演變到現在,縱然美國自稱是民族大熔爐,但現實是什麼?就是各個民族間互相歧視。

現在想想另外一個情境,一個從小就被別人看不起,而且被剝削的小孩,他心裡會想:你現在這樣對待我,以後你就知道我怎麼對待你!我長大後一定要成為一個有能力不被欺負,並且要能夠控制一切的人!

美國就是因為過往內心極度缺乏,長大後才變成一個什麼都利益交換,必要時燒殺搶掠的一個國家。

這位美國小朋友還有另外一個心理創傷,就是過往被英國殖民時時,是靠著自己跑跳獨立的,「獨立宣言」其實就是他們民主價值的呈現,所以它還有一個心理投射,就是「要推廣民主價值」(裴洛西大概是經典代表人物)。

美國打者民主的旗號,到處去把別人的政治體系搞垮,然後扶植與自己親近的親美政權,除了前面的「利益導向」創傷外,我們不得不去探討為何美國如此沈迷於「世界警察」的工作。

我的想法是,很可能過往「被壓迫時沒有被保護」的這個民族創傷,導致了他們想要透過保護別人,滿足自己過往沒有被保護的慾望。

但說到底,美國的行為,在人際互動中,就是把自己當作「拯救者」,然後瘋狂的把別人變成「受害者」及「加害者」的角色,當大家都陷入這種角色互動的時候,我們怎麼可能獲得成熟的外交呢?

這不就跟人與人的互動一樣,當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是拯救者,就會一直想要去牽涉別人的課題,而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被害者,他就會忘記自我反省,並且一直怪罪別人,做出情緒化的行為,然後就演變成加害者的角色。

本次的故事情節裡,美國自認拯救者,到處去救其他國家,中共自認是受害者,覺得你怎麼可以管我小孩的教養問題,接著,他進化成加害者,對台灣施展武力威嚇。

這不是在認為誰對誰錯,我也只是突然腦洞打開,用最基本的人際關係與心理動力法則,試著切入國際台海局勢,檢視為什麼這三方會這樣行動,殊不知是驚人的合理。

人際關係切入 台灣未來應對的提案

談完了歷史,我現在回到現況,認真思考一下,台灣可以做些什麼?

這點我們可以觀察想要獨立的青年會怎麼做。

首先,青年會搬出去,並且跟父母保持距離,避免跟父母頻繁聯絡,不報備亦不去做任何事情,回家就冷處理。

那麼回到台灣,台灣現在已經是有海峽分隔狀態,所以早就保持了一定的距離。

但是在國際上呢?過往台灣的邦交國並不多,多是以民生方式與外部的人交流,遇到中共叫罵,一律冷處理,原本這種處理方式,是相對可以維持平靜安詳的。

但如果像現在這樣,一天到晚要用各種行為刺激你的父母,你的父母不抓狂才怪。

那你可能會心想說:難道我得永遠過著這種偷偷摸摸的生活嗎?

我的答案是:這就會跟台灣人文化上「沒有根」的這個創傷相衝突,你的這個想法冒出來的理由,就是因為這個行為刺激到你內在的創傷。

而聯合其他國家,壓迫中共對於台灣的看法,說老實話是行不通的。

要不要回想一下你爸媽,你爸媽會因為你的要脅而就範嗎?

有一句話說,敬酒不吃就吃罰酒,另一句話就做吃軟不吃硬,這明確的表明了做人的常識。

你越逼別人就範,別人越不會停,所以,停止這種到處向其他大國討拍的行為吧,除了刺激那個自以為父母的國家以外,沒有任何成效。

青年要長大另外一個當然是要經濟獨立,所以台灣必須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才是,如果我們一直要喝爸媽的奶水,就不要怪對方老是在情緒勒索,是以,中共封鎖台灣產業商品進口,說實話只是剛好而已。

我自己以前跟父母吵架撕破臉離家出走的時候,我媽直接把一台大鋼琴丟到我房間,說這個房間以後就是倉庫,言下之意就是你別想再回來了,既然你不聽我的話,那你也別想拿我的資源了,這不是雷同的道理?

台灣的確應該發展更高的軍事實力,並且把貿易焦點放在更寬廣的世界,更加的拉開距離。

如果某些商人,痛哭說這樣產品都賣不出去,那我們就該想想,事實層面上,我們是怎麼面對情緒勒索的父母的。

阿諛奉承,固定上供祭品(錢)跟討好之事,表面上不讓對方知道自己做了他會不高興的事。

又要尊嚴,又要人家疼與照顧,這是小孩子舉止啊。

如果你父母是愛心父母也罷了,但今天我們面對的是情勒的人,怎麼可能這麼理智,對於不合理的要求,只能用超乎常理的手段,這是事實問題,不是合理與否的問題。

至於怎麼對待美國?美國是一個自我利益中心計者,面對這種人,我們就得發揮更高度的智慧,例如,適度的在檯面下溝通請他不要來。

保持距離,維持人我界線,永遠是與人互動時的最高方針,必須在一定範圍內,以隱晦的方式,告訴美國說:海峽問題是中共與台灣的事,請您不要多管,不要再試著踐踏彼此的人我界線。

美國最糟糕的地方,就在於打民主旗號,瘋狂踐踏所有人的人我界線,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死的很難看,包括美國自己。

小結 實際上台灣可以做的事

最後我還是提一下,到底現在的台灣可以做些什麼事,總結以上所述,戰略當然是:

1.療癒沒有根的內心創傷

這點可以讓台灣繼續發展探索台灣文化、發展台灣故事,講台灣話等等,學習人我界線,自己認同自己是個國,但仍必須理解到,不是一定要大張旗鼓的爭個國家名,才能夠展現台灣價值。

2.學習應付情緒勒索的中共

不再仰賴中國經貿,到其他國家開展新經濟,增強自家軍事實力,採隱晦的實際互動政策,表面上討好,底子裡要來陰的(所以當時的戒急用忍是良策?這點我只是丟出疑問不予評論)。

3.與美國一定程度劃清人我界線

以利益為基礎持續互動,但不能走親美政策,冷處理官員來台。

結論

國際政治的角力,看似就是人際角力的延伸,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來看,或許這三方關係終究要走到這個地步,但是難道這就必須犧牲人民的和平嗎?

我覺得這是台灣人最後機會,去自我省思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未來,從人我界線、人際互動開始學習,為我們這個島,做最符合自身需要的決定。

想成功考進公股銀行?
這35個關鍵問題,不能錯過!

相關文章

公股銀行考試致勝關鍵
獨家35題關鍵報告

當一個銀行員

Sev,銀行業翻滾10年,
善用內在溝通及口語表達技巧,克服團隊合作上的溝通障礙。

免費領取
公股銀行考試入門

名單磁鐵表單
Wnote
Copyright 2022 By Wnote.tw  All Right Reserved
0
喜歡你的想法,請發表評論。x